1. 場地
2. 球友
3. 教練 ( 學習 )
場地是最基本的,像一般上班族都只有晚上與假日有空打球,然而這也是一般球場人最多的時候,為了讓大家都能公平的打到球,通常都是用比賽 (play) 來輪流,若想好好練球的機會就可能較小... @@
場地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能不能用多球練習,多球可以增加學習的效率,打桌球最討厭的就是撿球,對方如果一直打出界,你跟本就不會想和這種人打球... @@
話說回來,如果你一直出界,對方也是如此... ><
一般的球場,除非每個桌子都圍起來,不然無法用多球... 但社大成人桌球班就有這個好處,我們是統一用多球練習,打出界都不用撿,球打完了就用掃的,可以達到學習的最高效率 ~^^~
所以要有一個理想的場地,每次都能順利的練球就很重要,可參考 "談練桌球之環境",有了場地另一個重要的就是球友;然而除非是兩個人約好,不然可能每次都遇到不同類型的球友,所以長期培養球友就變得很重要。
這裡舉一個球友為例:是我長期練習比賽的 partner,一位羅大姐已近 60 歲 (日直),但體能非常好,移動快速。長期培養球友的重要性在於,對方熟悉我的球路,對於我的技戰術了解(相對的我也熟悉對方的球路...),所以來回球會較多 ( 桌球就是訓練反射動作... @@ )。
來回球多很重要,因為學習桌球就是建立自己的桌球資料庫,對方穩定的回球就像是教練的陪練,讓自己可以反覆不斷測試各種技戰術,例:壓左調右... 對方移動快速的好處,如我連續吊兩大角都能接回,高質量的回球,就可以強迫練習自己的各種反應,對球感的維持和提升非常重要。
若不是長期一起打球的球友,可能因為不熟悉己方的球路,來回球不夠多或不穩定,自己就會減少練習相持機會... ><
因為在桌球訓練中,擊球的質與量都很重要,有的球友很愛發力 ( 這是一種常見的類型 ),若姿勢不夠正確或落點不固定,導致來回球數不高,其實很難學好桌球,因為相持是桌球重要技術環節,著名的桌球比賽三段論中,講訴比賽就是發搶 - 相持 -- 接發搶三大環節!
所以長期建立關係的球友就很重要,不同的球友有不同的特性,有平面有顆粒,有右手有左手,有人重攻有人重防,有人撞得多有人弧圈重...和不同的球友可以訓練不同的技術,以建立各式各樣的資料庫,因為桌球的變化是千變萬化,資料庫不夠大,很難應付各類不同的球路... @@
拿台灣選手最怕的削球來說,就因為台灣本身的削球手不多,所以對陣機會少,國際比賽遇上了當然就陌生,像里約奧運女子單打銅牌賽,福原愛敗於北韓的金頌依,除了金是削球手外,福原愛這輩子從來沒遇過她!稀少的球路再加上陌生的對手,讓小愛飲恨,她知道這是她這輩子離奧運獎牌最近的一刻,因為她已和江宏傑結婚,是不可能再創顛峰... @@
最後談到學習,一百個人打桌球可以有一百種姿勢,這是因為桌球太小太輕,很容易可以打過去,但不易固定落點 (控球)!有很多初學者不了解落點固定的重要性,簡單來說在學習之初,越快可以固定標準的姿勢和落點,學習效果越佳,興趣也會越高 ( 像 Joyce 姐姐... ^^| ),進步也會越快...
這個部份就要靠學生的自我要求,教練只能教方法,還得自己去練習與領悟..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