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       體育有運動的美感,競技有實用的需要,兩者怎樣合二為一?在我看來,對乒乓球這項富於技巧和技術的運動來說,協調就是答案:僅僅動作“順”,欠缺殺傷力、擊球質量不高,不是完整意義的協調;僅僅威脅大,命中率不高,也稱不上協調。――協調性,象徵著外在的觀賞性達到高度統一。

乒乓球是全身運動,從下往上數,踝、膝、髖、腰、肩、大臂、前臂,手腕、手指…….缺一不可,腿、髖、腰更多是大肌肉群的協調用力,而乒乓球的球體輕、速度快、感覺細膩,因此神經末梢的感覺也很重要,大肌肉群的力量最終如何通過小肌肉群得到體現?這就是對協調性的考驗。

小時候協調性的基礎打得不好,十二、三歲從體校進入專業對時還有希望改,如等到十四、五歲進入國家二隊,在去改動作,往往積重難返,鮮有成功。所以協調性的好壞,也意味著你的發展空間寬還是窄。

再者,協調性好,會提高你所能承受的相對運動負荷的強度,有助於減少傷病的發生,舉個例子,按道理說,擊球中持拍側的肩通常是沈著的,但有些人的動作缺乏協調,打球時,打球先把肩挺在外面,對肩關節的運用不合理,導致受力過多,出現傷病,其實受力點根本不應該在肩那兒。

要加強協調性,有六個關鍵字是不能不提的:

 

握拍 順勢順序適中兼顧

握拍是身體與球拍的銜接點,此處相差分毫,對你動作的外形、手上擊球的感覺都會產生巨大甚至決定性的影響。如果握拍不合理,就容易使動作發緊,直接影響實戰表現。拿日式直板來說,其握法中,後面三個手指直頂著,因此正手發力回擊出檯球的能力比較強,很順,但到了反手、台內,就會受到限制,發僵、不協調。

無論何種握法,都要講究順勢、順序。

比如直板的握拍,食指。中指、虎口三個支點,食指和中指三占其二,在正手攻球時起的作用非常大,如果它倆同時在同一條線上使勁,就會彼此產生抗力,破壞動作的協調性,此時,若用拇指幫助轉動,效果就會好一些。

 

爭論最多的,還是關於正反手擊球時板形是否需要交換。我個人的觀點,是要適中、兼顧、合理。在快速的來回中,你說握拍方式沒有絲毫變化,還能兼顧左右兩邊,我覺得不太可能,還是需要一些交換;

反過來說,如果兩邊交換的太大,恐怕也實在來不及。還是以直板為例,正手攻球時拇指起的作用比較大,如果反手推檔、反手攻球時拇指在倚重拇指,就會壓不住來球,結果,很多人到反手時食指用力,拇指翹起來,殊不知,拇指翹得高了,在換回正手擊球會受到影響,因此並不合理。

同樣注重推檔的人,在推檔中食指用力,這沒問題,問題在於,若正手攻球時還讓食指起決定性作用,與中指、虎口就難以配合了,容易造成身後擊球、抬肘、晃動。橫板也一樣,如果握得很深,跟日式直板類似,可能正手出臺攻球、弧圈球比較穩定,但搓球得旋轉、台內球得處理會發僵;如果握得很淺,台內球好控制,但回擊出檯球的動力定性也易產生問題。所以,握拍的時候,要綜合考慮到正反手的關係,基本的握拍方式不要有太大的變化,而實際運用中一定要求細微的調節,尤其是手指、手腕要發揮作用。

尋找一種適當的握拍方式並非易事,但握拍上微小的改進,就可能換得整體技術水平得巨大潛力,收益率很高,多花些功夫也是值得的。

 

同一 上肢下肢同時同向

乒乓球的擊球用力,基本是一個自下向上的力量傳導過程,說得玄點,有些象武俠小說裏描述的,把力量從腳貫穿到手腕、手指上,而且這種貫穿得有技巧,應該是暢通無阻的,既能有發力又能又調節。不

少女孩子,打球時下邊不使勁,全*胳膊、*上身,回球容易發空、發飄。所以,我們提倡從下半身開始發動,因為下半身的力量更大。上下肢的配合,對促進動作的協調性至關重要,我將之歸納為兩個同一性――上肢與下肢同一時間,朝同一方向發力。這樣,力量的使用就比較經濟、合理。有的人,下肢先使勁,上肢後使勁,容易去“夠球”,因為身體已經失去了支點;反之,要是手先使勁,就會影響步法移動,動手不動腳或者用手遷就腿的人,通常顯得步法差,也很容易身後擊球。

應用這種“傳導”的概念,我們也更容易去尋找動作不協調的根源――由下往上找。

先找身體與手的配合;手出現問題,我先考慮肩,因為如果肩一僵,大臂、前臂、手腕、手指都會發僵;如果肩不僵、大臂僵,你下面的前臂、手腕、手指還會僵;前臂僵,肩、大臂不僵,你的手腕、手指還會僵。有的人,肩已經僵了,他只覺得手僵,其實不然。

 

軌跡 相對一致局部微調

無論哪個項目,也無論多麼複雜的表像,其原理提煉出來,都應該是簡單、乾淨、明瞭的。在乒乓球中,不管哪個動作,身體和手的的運行軌跡應是基本一致的,尤其是手臂的軌跡,我覺得在空中運行時,中途變向未必合理,容易造成動作走形,偶爾或許能打出一兩個好球,但長此以往,用這種方式作為自己的主體動作,是很不穩定的。

當然,整體軌跡的相對一致,並不否定局部調節的必要,但這種調節應該交給手指、手腕去完成。比如,這個回球下網了,我的手指(主要是中指)可以往上多摩擦一些,手指摩擦不夠,重心的發力方向可以再往上些,重心和手指的摩擦還不夠,板形不妨再亮一點,但我的運行軌跡是不變的。無論攻打上旋還是下旋,無論發力多還是借力多,如果你的動作外形差異比較小,彼此結合得比較緊密,對你的銜接轉換將大有裨益,動作也會更協調。

 

重心 幫助發力更助還原

重心與手基本是一體的,而絕不是分離的。所以,在不夾臂的前提下,我覺得手如果能離身體近一些,就能比較好地利用重心的力量,兩者的結合會稍微容易一點,動作也會更協調。對於重心幫助發力,大家都比較好理解,但其實重心的作用遠不止於此,無論正反手銜接、發球、搓球…重心的影子無時不在。馬林發球好,他說,“我發球,肘以下是松的,沾球的時候我發力,但是我身上其他地方都適度緊張,都要吃住點勁,我沾球的—刹那,手、重心也是同一時間同一方向點一下。”還有人說,“發球,第一跳我用重心找點,穩定係數更高。”接弧圈也是一樣,大多數時候,就算板形垂直接也沒關係,只要重心用力的方嚮往下,擊球時間掌握好了,也不會接飛,如果反沖反帶只*手的力量,板形壓到180度,打滑了也未必管用,包括對拉中控制弧線…·-重心都是你的底氣,它能解放你的手,讓手上的壓力小很多,還更穩定。

我著重想討論的,是以重心帶動手臂還原。假設還原只以手臂為主,手臂攻球時前進的幅度可能是兩尺多或者三尺,如果還原還是這麼大的距離,每打一板球,手就需要工作六尺,幾板快速來回之後,由於頻率太高,手就已經僵硬了,沒感覺了。

如果你能用重心幫助還原,在快速連續中幾乎不用明顯引拍就可以還擊,因此能給手以更大的自由,利用節省下來的這段時間,你的手可以放鬆,可以比較從容地去找擊球點、去取位…好處無窮。

實踐中,還有一點經常被忽視,就是右手握拍的人不注意左半身的配合,左手握拍的人不注意右半身的配合,削弱了左右的協調性。以制動為例,如果右手選手發完力,左半身不吃住力,任由擊球動作隨貫性越過身體中線之後,再還原回來,幅度就太大了。如果動作行進到中線附近,左半身幫點忙制動,你的身體再往右後方還原就會容易許多,包括從正手回反手也是類似的道理。人的身體具有很多對稱性:左肩往後,右手就能揮出去,如果左手頂在前面不動,右手都出不來;接弧圈,左肩往左後抬一下,右手很自然地就往右下方走了;包括攻球、推擋…都需要引起重視。

 

引拍 松而不晃緊而不僵

引拍有引拍的技巧。在由後往前的過程中,有很多人盲目地想發力,從拉手開始,手就已經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了,導致整個揮拍過程中,再沒有加速的能力,看起來用勁很大,實則費力不討好,出球很僵,影響了手上的感覺,回球效果也不佳。

其實,如果把迎前的過程分為兩尺,第—尺中,你使兩到三成勁差不多就夠,

最理想的境界是“松而不晃、緊而不僵”——放鬆,但不晃,晃就容易甩了;緊張,但只是適度承點力,太多力就起反作用了。這樣,才能為真正的擊球贏得力量、贏得時間。而在即將擊球的最後一尺當中,就要把這一尺的精華充分展現出來——包括擊球的擊、擦、轉動、製造弧線、調節,都在這一尺內完成。如果掌握好了這點,對於提高空間感、節奏感都有好處。

很多人,對低球突擊、拉沖還比較在意,一遇到高球,胳膊一掄就算完事。但鄧亞萍卻不是,她打任何一板球對弧線都有要求,大裏面包含著非常細膩的小,總是力求把那“一尺的精華”體現出來,包括打高球,她會要求打出來的球通過自己的食指、虎口往下壓送,讓弧線能由上往下地走,所以命中率高,這就是她高人一籌之處。而更多的人,突出不了那一尺的爆發力,技術細節更沒深想。

 

連貫 行雲流水旱地拔蔥

打乒乓球的人,極端來看,分兩類——

一類人,不引拍,就在原地收縮,或者提前引拍很多,引完拍瞄著、等著,每打完一板幾乎就要停頓一下,容易原地下坐,跑起步法踉踉蹌蹌,既不流暢又很費力,屬於“旱地拔蔥”;

另一類人,每板球都在行進之間,有重心交換,至少有小的引拍,還原、引拍與出手環環相連,從不間斷,充分利用動作的慣性,顯得自如協調,我們稱之為“行雲流水”。

你願意屬於哪—類?恐怕沒人會選擇“旱地拔蔥”。我的理解,決定你是否能“行雲流水”的關鍵,在於你打球是否符合連貫理論。在整個擊球過程中,重心交換應該是不停頓的,重興走出的小橄欖形(或稱棗核形)軌跡是迴圈不息的,這樣才能加強協調性,並在客觀上提高回球的質量。當然,根據每個球的快慢,這種連貫在節奏上要有點調節j,不要讓它停頓:比如球來得慢,你的重心交換可以慢一點,引拍可以慢點,動作略微大點,擊球距離大點,使用力量大點,但慢到不停頓,比來球稍快點就行;如果球來得快了,我引動就快點,動作幅度小點主動進攻,中距離、“中重心”、中力量;防禦和快速相持,小動作、“小重心”、小距離——但是,不能沒重心,出手不能不集中。

需要注意的是,這種連貫,主要是由後往前的,而不是上下起伏的。高水準的選手,我說個笑話,他打球日寸身體的高度都差不多,整個人基本在一個水平線上不間斷地運動,所以流暢協調。相反,如果“坐”在那兒一起一伏,起來下去需要時間,再由後往前還需要時間…就難免不“旱地拔蔥”了。

 

討論了六個關鍵字,說到底,怎樣的動作才算協調的好動作?我想有個檢驗標準,這個標準不能求全責備,因為不同的人,握拍的手形不一樣,感覺也不是太一樣,你說王勵勤、馬林是好動作,就讓所有人模仿他們?不可能也不可取。女國手裏,王楠、張怡寧正手拉球有點“撇”,郭躍拉球就有點“包”,孰有孰劣?實際上無關高下。真正的衡量,我想,是看你有無做到――能緊能松,能身前擊球,能發力、摩擦,有細微的調節――-這幾點就足夠了。

 

如果只注意動作的外形,而不注意內涵,就可能走向另一個誤區。我原來有位師兄,動作特別漂亮,外號“宣傳畫”,意思是他的動作可以當教科書貼在那兒,但是他的實戰水平與動作並不相稱,因為他沾球那一下,出手不夠集中,擊、擦的感覺不太好。所以,動作看著很順,似乎沒有毛病,並不等於真的沒有問題,如果在完成動作過程中,一味地放鬆、求順、集中就有違協調的本意了。不要覺得一發力就是僵,合理的發力應是有松有馳,發力的時候緊,放鬆的時候松,這也是一個技巧,大家可能現在比較重的是發力的技巧,但相對忽視了放鬆的技巧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桌球小子 ~^^~ 的頭像
    桌球小子 ~^^~

    桌球教學, 桌球教練技研所

    桌球小子 ~^^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