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測試底板:ARIEX 黑豹 / 獵豹7 / 花豹5
正手膠皮:Tenergy 80 / 狂飆8 / 藍火JP01-Turbo 
反手膠皮:Tenergy 64 / AIROC-S / 5Q VIP
.
[前言]


自2014下半年開始,桌球界最沸沸揚揚的議題,
就是40+塑料球的正式啟用。


國際乒聯將39.50至40.50毫米的賽璐璐球,調整成

直徑40.00至40.60毫米的塑料(膠)球

 

細微的尺寸調整與材料替換卻讓乒乓球的旋轉,速度,力量產生了大幅的改變。

球體變大而咬球變淺,旋轉變弱,且球行進間的空氣阻力變大,速度變慢,力量的傳遞

與整體的球質因而明顯減弱。

.
因此各家器材廠商無不針對新球的改變,開始改良加強自家的產品。


其中改良的方式包括:


1. 調整面膠澀性(或粘性),加強旋轉

2. 增加海綿彈性,提升速度

3. 整體硬度提高,強化力量
.
目前常見的幾款對應40+的膠皮有:


STIGA的AIROC,TIBHAR的5Q VIP,DONIC的藍火Turbo,

紅雙喜的狂飆8,ANDRO的銳煞Grip等等...。
.
理論上我們可以透過這些膠皮的改良來彌補因新球損失的球質,

上述第1跟第2點的確能有效提升新球的旋轉與速度。

但是實際上,球質中不可或缺的”力量”呢?
.
每個人的擊球力量不盡相同,但是都有各自的力量上限。

以我自己來說,我以前正手習慣打大約邵氏硬度37~38度的膠皮。

 

現在為了新球換了更硬彈的膠皮,可是新球的咬球變淺,

我因此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完全打透,打出質量。

換了針對40+的膠皮後,反而對發力的要求更高~

而且擊球的力量常常還沒完全作用到球上,

就被硬彈的膠皮虛彈出去了。


.
若我換成硬度較低的軟彈膠皮,咬球感改善了,速度也提升了。

不過中等力量以上的拉衝時,卻開始發現有太過透板的情況發生。

太快撞到底板的結果,就是發力被底板給吃掉了,

雖有足夠的撞擊速度,但對力量&旋轉的提升沒有太大的幫助...


.
如果說旋轉速度可以主要靠膠皮來製造,

但力量卻主要靠自身發力+底板蓄能才能凸顯出來。(還有膠皮? ... )

教練也說過換了新球之後,體質力量好的人就更有優勢了~

(常威:我天生神力啊!)

 

但是一般球友的力量上限幾乎是已經固定了...

(也許從現在開始每天去健身房會有點幫助?...XD)

難道我們就沒有什麼其他的辦法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嗎?
.
從上述的一個簡易等式:力量=自身發力+底板蓄能

如果自身發力可以當作一個定數(數值因人而異),

那能直接改變力量大小的,就剩下底板的蓄能與彈性了。

所以接下來要討論的重點是:底板針對40+新球的研發與改進。
.
- - [廢話一堆分隔線] - -
.
[正文] 

 

除了膠皮的改良外,桌球底板也一直針對乒乓球的變化在演進。

小球時代為了加快速度,而衍生出經典的碳纖 / 玻纖底板。

大球時代為了旋轉與速度,研發出近年大紅大紫的ALC / ZLC底板。

到塑料球的時代,我們可以從幾個品牌大廠窺出一些異曲同工之妙。
.

STIGA
先後推出針對新球研發的底板:綠檀 / Carbonado 145 & 190

延續以蓄能性佳的阿尤斯做為大蕊,雖不是新鮮的結構,

但重點是大蕊的厚度略微增厚,再加上面材硬度的加強。

整體的蓄能力比以往更加優秀,打新球的球質自然也提升了。


.
BTY
先推出梧桐大蕊的張繼科Super ZLC,這支的評價雖說不差,

但是略薄的梧桐大蕊對新球的蓄能力相對較小,

到了中遠台的力量感可能仍略顯不足。

 

所以很快的蝴蝶就推出加厚梧桐大蕊水谷隼Super ZLC

有效改善了中遠台的對抗能力,也獲得更多的好評。

 

令人意外的是,一向以桐梧大蕊做研發重心的蝴蝶,

竟然緊接著推出了以加厚阿尤斯大蕊為主的Innerfiber Layer系列,

(其實就是以前輩Innerforce加以改良, 以前桐梧當道所以詢問度較低)

大家應該已經猜到~


內置纖維+加厚的阿尤斯大蕊就是蝴蝶針對40+新球,

加強咬球感與蓄能性的改良。
.

針對新球,STIGA與BTY不約而同的利用了

蓄能彈性較佳的阿尤斯大蕊去做改良~

而ARIEX艾銳斯則是針對新球,

選擇了蓄能性極佳的優質木橧檜來進行研發。

 

並在2015年4月,正式發表了一系列針對新球開發的專業底板。

而此次我測試的,就是以純木夾板為主的JAGUAR捷豹系列。

(對不起~終於要講到重點了...謝謝大家的耐心 QQ 哈~)


.
捷豹系列的外觀簡約大方,雙色的拍柄設計,

搭配優雅的兩道白線與精緻的金屬標牌。

拍面上低伏的捷豹像是蓄勢待發,

透露著檜夾系列底板隱藏的渾厚實力。
.
捷豹系列底下總共有3個子系列共6支:
(這次照片拍的是我主要試打的其中3支)
.
> 黑豹 PANTHERS (中間的底板,檜木3層+胡桃木面材)
黑豹是改良經典的YEO結構,加強力量並強調旋轉與控制。
僅有5夾一種選擇。
.
> 獵豹 CHEETAH (左邊的底板,檜木大蕊+檜木力材&面材)
獵豹的手感直接,加強力量與速度的提升。有5夾與7夾的選擇。
.
> 花豹 LEOPARD (右邊的底板,等厚檜木夾板的特殊結構)
花豹的彈性極佳,是捷豹系列中力量感最強的底板。
有等厚5,7,9夾的選擇。
.
我這次選擇了黑豹,獵豹7,花豹5來實際測試。
選擇黑豹跟獵豹7的原因很簡單,是希望能跟目前常見的
經典YEO與波爾W7做個簡單的比對。
也因為我以前沒打過等厚的純木底板,
所以我特別選擇了花豹5來一併測試。
以下是我的個人感受與簡單的分析比對:
.
- -

黑豹 - VS - YEO
.
旋轉:黑豹=YEO
同樣的胡桃木面材讓發球與處理台內球的旋轉得心應手。
黑豹的檜木力材與YEO的雲杉力材在中小力量的蓄能力相當,
起板的旋轉表現也不分軒輊。
.
速度:黑豹 > YEO
面材打透後的檜木反彈性能比雲杉更佳,黑豹的彈性速度略勝YEO。
.
力量:黑豹 > YEO
發力拉沖時,YEO的阿尤斯大蕊蓄能性已經很不錯,整體吞吐感強。
而黑豹的檜木大蕊開始展現其更優秀的蓄能力。
你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自己的力量透過檜木作用到球體上,
整體球質比YEO更為扎實。
.
控制:YEO > 黑豹
黑豹有了優秀的彈性速度,當然反過來要更注意擊球的控制。
在球的路線與落點控制上,YEO在實戰中表現是相對較穩定的。
.
- -

獵豹7 - VS - 波爾W7
.
旋轉:波爾W7 > 獵豹7

與獵豹7韌彈的檜木面材相比,波爾W7較脆硬的koto面材

可以製造略微強烈的旋轉。
.
速度:獵豹7 > 波爾W7

得益于檜木力材的關係,獵豹7的擊打速度明顯比波爾W7快了一截。

正手的扣殺速度快,而且借力的威脅性也略高於波爾W7。
.
力量:獵豹7 > 波爾W7

從在中等力量到發力拉沖的環節上,

加厚的檜木大蕊與阿尤斯3夾蕊的差異就開始逐漸明顯,

獵豹7在中台的相持力量可以說是不落下風。

波爾W7雖然力量略小但是銜接速度較快,算是各有優勢。
.
控制:波爾W7 > 獵豹7

對彈性與蓄能性較佳的獵豹7而言,

小球的控制會需要多一點時間磨合。

借力的部分,波爾W7相對穩定但威脅較小,

獵豹7的速度較快威脅較大。
.
- -

最後是以力量為訴求的花豹5,等厚的5夾檜木相當扎實。

完全沒有一般5夾略微發空的感覺,而且手震感相對較小。

得益于等厚的檜木面材,小力量擊球的速度中上,出球比較頂。

到了中遠台對抗的時候,花豹5可以輕鬆的把新球拉到對方的底線,

而且可以觀察到二跳不是賊,而是拱。


實戰中對手會覺得跟以往打球的節奏不一樣,較常會有被擠到的感覺。

但是花豹5的旋轉跟黑豹與獵豹比,相對來說是略弱一些,

因為較厚的檜木面材在製造旋轉的能力上感覺比較沒有那麼強烈,

不過力量上出色的表現完全可以彌補旋轉上的略微不足。
.
最後的最後,再把這三支簡單的比較一下

旋轉:黑豹 > 獵豹7 > 花豹5


速度:獵豹7 > 花豹5 > 黑豹


力量:花豹5 > 獵豹7 > 黑豹
控制:黑豹 > 獵豹7 > 花豹5
.

 


黑豹適合喜歡發球搶攻,追求近台快弧的打法。


獵豹5 / 7 較適合技術全面,穩中帶兇的打法。
花豹5 / 7 / 9 則較適合不糾纏小球,中遠台強力弧圈的打法。
.

 


如同前言所提到的,旋轉跟速度還可以靠膠皮來補強。


控制可以靠練習與時間來加強。

 


唯獨只有力量有先天的限制,我們除了可以選擇阿尤斯大蕊的底板,


現在還可以選擇彈性蓄能性優秀的檜木底板來彌補力量上的不足~


而且檜木支撐力足,搭配黏皮或澀皮皆有不錯的表現與適性。


在打40+新球的時候可以打得更省力,更輕鬆。


(有興趣的話就選一台來開吧~XD)
.
這次ARIEX新品 - 純木系列的試打,發現了不少驚奇的地方。


還有其他純木結構尚未嘗試,希望有打過的球友可以一起分享


以上皆屬個人感受,如有錯誤還請大家不吝指教~ ^^
期待下次針對檜木搭配纖維夾板,進行更多的試打評測!


謝謝~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桌球小子 ~^^~ 的頭像
    桌球小子 ~^^~

    桌球教學, 桌球教練技研所

    桌球小子 ~^^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