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浪体育讯 手记本来就是一个日记,写采访感受的。随着世乒赛日程的紧凑,我不知道自己后面是否还能坚持下去,因为每天已经快写吐了。
再加上有几个哥们在我的手记后留言说,这个小编真好当,整天写吃、写玩、写泡澡,还不如让我干,我更是要吐,吐血了。
经过2天的经验后,我现在已经拒绝再从媒体工作室上对面的媒体看台了,太远了。凑个近,坐入代代木球场的观众看台看球,这边多少还看得清楚一些。陈梦[微博]抡圆扣了7大板,还是被对手接了起来。
在另一块场地,日本女队晚上比赛,一支还算有组织的日本啦啦队很好地在赛场内展示着助威文化。看台上大概有400-500名手持啦啦棒的球迷,他们在4-5名啦啦队队长的组织下,就着节奏为日本队员进行助威。
这些啦啦队的队长有很好的分工,就像指挥一样为日本球员鼓舞着士气。有人负责打手势,有人负责一起敲啦啦棒,有人则是负责喊口号。有趣的是,其中有一个啦啦队队长专门负责举一些纸板,纸板上写着不同的助威节奏。比如“好啊好啊XXX”这个指示牌中XXX,就是按照节奏敲三下啦啦棒。如果是“ooXXX”,这前面的OO就代表着球员的名字,后面的XXX则是打啦啦棒的声音。比如是为石原佳纯加油的话,带队的啦啦队队长就会喊“kasumi”(佳纯),后面其他的跟着助威的人就会啪啪啪拍三下啦啦棒。每次助威都会选在一次得分结束,下一次发球开始前。
当双方队员调整要发球进入下一分的争夺后,指挥啦啦队队长就会翻过牌子来,露出上面的“请安静”字样,这时候啦啦队就会安静下来,不再出声,给双方队员一个好的比赛环境。
这些啦啦队并非是某个大学拉来,经过特别训练的助威团,因为在日本根本没这个必要。在日本从小学开始到高中大学,一直都有助威文化,日本叫做应援文化,从小作为一种教育深深地印刻在了每个日本人的心里。就跟训练小孩子上厕所吃饭,分辨左右一样,对于日本人来说,助威应援,如何鼓掌是很普通的东西。从小学的运动会,初中、高中的甲子园棒球和全国高中足球锦标赛等等,各种体育大会都会有应援助威。因此日本的学生很小就学会了坐在路边给英雄鼓掌。
高中和大学的应援文化甚至有时候会发展到宗教狂热的程度,也是本班本年级,本学校,甚至本县一种精神面貌的体现。
所以,受到过应援文化熏陶的日本人长大后,不用经过什么特别训练,很容易在各种体育比赛中很好地融入人群中去,组织起来,成为一个助威集体。在海外的客场比赛中,这些日本人很自然地会排出小时候学习的这种应援助威节奏吗。
相比之下,笔者从小一直学习的是,“XXX,加油!XXX,加油!”加油的时间根本不会考虑比赛是否进行的过程,在比赛进行中也喊,丝毫不考虑到自己的助威声音是否会打断比赛的节奏。
韩国和朝鲜也有这种很相似的助威文化,相比之下中国的教育却没有形成这种简单的、体育教育的文化表现,没有这种“切合实际”的让学生融入集体的教育。
所以在世界的比赛赛场上,中国人虽然也助威,但是总看不到齐心合力的表达。加油声显得刻意而突兀。当年日本浦和球迷到上海来助威,几个人就压倒了上海的上万球迷。逼得上海申花[微博]球迷开始学习世界先进经验。亚冠赛场,3名全北的球迷到长春赛场,不是在一楼,而是在二楼看台敲钢鼓助威,1万5000名长春球迷就抵挡不住。
虽然现在国内的职业足球赛事球迷团体也组织了起来,开始练习啦啦歌和一些助威手势,但是这些工作都是在校外课余或者成人后才开始自发学习的,而并非是在学校时代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所接受的。
体育教育的缺失其实不止是在赛场内,跑得快,跳得远的运动员,赛场外的观众助威水平也反应了体育教育的水平。
不过在现场,笔者也看到中国乒乓球[微博]队独有的一幕。当教练在比赛中喊暂停,进行指导的时候,别的外国教练都是单独对打球的选手说话,而其他选手则是都坐着。而孔令辉或者刘国梁叫暂停,让队员到自己身边时,所有的其他4名没上场选手,也都会站起来到挡板边倾听。不管这个指导是否和自己有关,都是一种助益。也许这是中国乒乓球的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好传统吧。
下午写完稿子,有2个小时空闲,和新华社的“黄技术”同志去吃了日本街边摊。1000日元要了炒面和好烧,也就是大阪烧。他还想吃章鱼丸,不过后来我们吃不下了,就放弃了。 今天的比赛中国女队中午一场傍晚一场,没啥时间写生活部分了。
以前在居酒屋里也吃过大阪烧,浇上蛋黄酱和另外一种调味汁,酸甜的,还凑合比较好吃。街边的炒面说实话不是很入味,只能算是能吃,吃了。大阪烧黏糊糊的,应该是熟了,不难吃。至于章鱼丸,以前我打工的店里就有,一大袋子,和街边那种在掏了洞的铁板上烤出来的不一样,是做好了冷冻的,只需要在微波炉里转一下,浇上调味汁就可以吃了,吃起来的感觉差不多。不过我总是觉得在外面吃的那种现做的章鱼烧,有点着急,所以里面的面不是很熟。
坐在代代木公园外的小道上,天有点阴,空气中有一种下雨未雨前的湿漉漉味道,很是惬意。就着晚饭,欣赏了1个小时路边匆匆走过的人流后,就必须再次投入到比赛的报道中去了。(周超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