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胶技术

  (2011-11-25 21:45:43)
标签: 

生胶

 

 

 

 

体育

分类: 乒乓球

生胶,以速度见长,但同时又兼具怪异,成为很多业余选手的挚爱。但很多球友却总觉得自己打出的球不够怪异,于是不停更换更怪的生胶。但是,越是怪异的生胶,自己也越难控制。结果,非但没有怪住对手,反而自己的失误一大堆,可谓得不偿失。

我们先来了解一下,生胶为什么能怪。生胶的怪,主要表现为下沉。下沉,主要是相对于反胶回球效果而言的。反胶摩擦充分,回球弧线好,生胶摩擦小,回球弧线低平,所以给人以下沉的感觉。

下沉程度,固然和所使用的生胶型号有一定关系,但是,自己的技术和手法才是最重要的。生胶都有哪些怪技术呢?赶快来看一下。

挡 是生胶最基本的技术之一。简单地说,挡的基础上加一些自己的力量,就是拨。快速有力的拨,我们可以称之为弹。无论是挡、拨,还是弹,板型较之反胶的拨,板 型都要竖立一些。这样,球在球板上吃球才能足够深,回球才更加稳定。如果使用生胶,板型过于压,球则容易打滑,因为无法获得足够的弧线更下网。但是,如果 板型控制在拨和下网之间,刚好又可以使球过网,那么,回球就会特别下沉,甚至会出现晃动。尤其在对付对手的弧圈球时,在无法发力弹击弧圈球的情况下,用挡 有时不失为明智之选。

挡球,需要在球的上升期或者高点期挡,自己不要发力,把拍子往球前面放一下的感觉。在练习中,可以反复调整板型,正好让球下沉而又不至于下网。当熟练掌握挡后,还可以尝试在挡时进行减力,这种卸力的挡,称之为“吸”。吸出的球往往更短,更下沉。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生胶的



 

 

侧切

侧切在直拍推挡中用得较多,直拍高手马琳在反手防守弧圈球时就经常使用这个技术。生胶的怪技术中,也包含这个技术,也是对付弧圈球的一个技术。

具体来说,当对方拉弧圈球来至我方反手位,球的旋转很强,我方不好发力攻打时,可以避开球的强旋转区,球拍接触球的左侧上部,并从右后上朝左前下方发力切球。球被侧切后,往往会变为左侧下旋,落台后迅速朝右跳,让对手很不适应。

实战当中,使用侧切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:

当 我方被调动到正手大角度,回球后,对方攻我方反手。此时,我方回反手位时,由于步伐无法完全到位,发力攻球的可能性已经很小。但是,如果再加上伸小臂,球 拍还能够到球,运用侧切恰好可以暂时缓解对方的攻势。如果球可以侧切得角度好,线路短,还可以迫使对方上步搓球,为我方主动进攻创造条件。

对方侧身用正手攻击我方反手,侧切可以使回球角度更大且改变旋转,使对方无法连续进攻我方。

我方调动对方正手大角度,对方扑正手拉球至我方反手。侧切一板,球往对方大角度而去,且旋转发生变化。对方再想回到反手进行进攻的难度会大大增加,往往可以使我方直接得分。

 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生胶的



当 对方拉球很转,同时又靠近底线,我方会感觉被球顶住。由于没有了发力距离,生胶选手经常会处于被动。生胶的“飘”弧圈球,将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。由于对 方回球靠近底线,我方回球时间点若晚,则被顶得更厉害。所以,一定要在上升期回球。回球时,和侧切避强旋转区一个道理,要击球的弱旋转区。和侧切不同的 是,侧切是击球的左边缘,而飘则是击球的右边缘。为了击球的右侧上部,击球时,手腕需略内勾些,并从左向右击球。较之拨球,飘吃球较浅。由于生胶本身摩擦 系数较低,吃球浅,则球会出现打滑现象,从而使球脱板后飘飘忽忽的,所以得名飘。飘可以使球回到对方正手大角度,且球很沉,破坏对方的连续进攻。王涛是生 胶飘的高手。

 
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生胶的

 

在专业领域,尤其是男子选手中,横板反手生胶的快弧打法选手几乎绝迹。而在业余选手中,这种打法的选手不在少数。但是,由于不少人是由反胶改为生胶,且没有经过专业训练,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动作而走弯路,影响自己的进步。

          横板生胶反手拨是生胶最基本的技术,也是平时最需要多练的一项技术。这次就针对业余选手中最常见的拨球动作错误谈一下。

            错误一:板型过压

这种错误是业余选手中犯的最多的一种错误。尤其是由反胶改为生胶的选手,最容易犯这个错误。往往是拨着拨着,球就下网了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

由 于生胶的摩擦系数很低,所以单纯靠摩擦击球,球是挂不住的。只要靠生胶对球的撞击,对其产生向前的力量。要对球进行撞击,球板所产生的力量最好能通过球 心。球在没有任何旋转时,拍子与台面垂直,即接触球9点钟的位置(见图1),力量就正好可以通过球心。但是在实际拨球的过程中,球多少都会带有一定的上 旋,所以拍子应该击打球的球心靠上一点的位置,即球10点钟左右的位置(见图2),才可以避免由于球自身旋转造成球出界的情况。但是,如果像反胶摩擦球那 样,板型过压(见图3AB),球就会因挂不住又加不上力量而出现打滑现象,从而造成球下网。

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1.jpg
 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2.jpg


 
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3a.jpg

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3b.jpg

错误二:板型过亮

有些业余选手在拨球时,板型较亮,有的甚至大于90度,有些后仰(见图4AB)。虽然练球时,可以有连续,但是一旦发力,球就容易出界。其实,这种动作只能叫“撩”,由于不能发力,出球质量会很低。

 





错误三:引拍过低

生 胶拨球,在高点期击球最稳定,又能借助来球的力量,合力击球。而有些选手,在用生胶拨球时,引拍过低(见图5),这直接导致错过了球的高点期,只能在球的 下降期击球。由于生胶不能像反胶那样可以自如地将球摩擦上来,所以很容易出现失误。即使上台,生胶的速度也出不来,威胁程度大大下降。

 

错误四:手腕使用过多

有 些选手,听到一些讲解说生胶需要手腕有较强的爆发力,就在击球时过多使用手腕。这是错误的。生胶拨球,手腕的动作是很小的。如果说是正确的拨球动作是小臂 和手腕就像一根很粗很有弹性的弹簧一样,有力将球弹出的话,那么,这种过多使用手腕的错误动作就好比一根比较细的弹簧在晃动(见图6)。



手腕使用过多,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:在触球瞬间的板型不好控制,很难使用正确的板型击球,经常出现前面所讲的板型过亮和过压的情况;出球方向控制不住,不说在比赛中,就算是平时的拨球练习中,也经常会出现击球点不固定的情况。
 

错误五:肘部离身体太远

在 生胶拨球的过程中,肘部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物。生胶的发力,肘部相当于一个支点,而小臂和手腕则是力臂。肘部离身体太远(见图7),拍子就不好控制在胸前 位,击球就会不稳定。同时,还会造成击球的支点不稳定,力臂也会出现不稳定的晃动,发力自然无法集中。还有一部分选手,在反手拨球时,不是以肘为支点小臂 运动,而是以肩膀为支点,大臂连同小臂一起往上抬,这种击球方式也经常造成球出界,不够稳定。



最后,我们通过下面的图,来总结一下生胶拨上旋球的要点



生胶打法不可不知道的弧线定律。

定律一:板型压则弧线低,打出距离短;反之则长。
定律二:向前发力则球速快,弧线高度低,打出距离长;反之则短。
定律三:向上发力则弧线高度高,打出距离长;反之则短。
定律四:上升期触球则弧线高度高,打出距离长;下降期触球则弧线低,打出距离短。
定律五:击球上部则弧线低,打出距离短;击球中部则弧线高,打出距离长。
定律六:出球带上旋则弧线高度低,打出距离短;带下旋则弧线高,打出距离长。
定律七:来球带上旋则弧线高度高,打出距离长;带下旋则弧线低,打出距离短。
定律八:来球球速快则反弹球速快,打出距离长;反之则短。
定律九:触球点相对球台位置高则弧线高度高,打出距离长;反之则短。

由此可知:
1.常规反胶拉弧圈球较压板型、向前上发力、下降期触球、带上旋,最适合发力打出高速冲球。
2.常规反胶快攻球微压板型、向前上发力、上升期触球、带上旋,若是过于发力,球速过高则易出界。
3.生胶打法同常规反胶快攻相比,不易制造上旋,缺少了控制弧线长度的有效手段,且通过胶皮获得较快的借力回弹速度,理论上容易出现打出距离过长的情况,除悉心合上来球冲力外,这时主要靠“板型、发力方向、触球时间、发力大小”调节弧线。

使用生胶建议:

如果生胶攻球下网,说明需要加长弧线,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中至少一项:1.亮板型,2.加大向前发力(球速),3.加大向上发力,4.上升期触球,5.击球中部,6.选择稍高的击球点。

如果生胶攻球出界,说明需要缩短弧线,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中至少一项:1.压板型,2.减少向前发力(球速),3.减少向上发力,4.下降期触球,5.击球上部,6.选择稍低的击球点,7.制造上旋。

PS:如果还不会打生胶,就把球对准比网稍高的位置击过去,同时使用缩短弧线的各项技术要领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桌球小子 ~^^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